大红门服装商圈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,经过20多年的发展,实现了从地摊销售到大棚经济再到现代化商厦的跨越,发展成为北京服装流通领域的重要交易市场,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纺织品集散地。2008年3月28日,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认定了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,大红门服装商圈正式升级为北京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。近年来,大红门服装商圈飞速的发展和人气的急剧飙升,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品牌落户于此,为大红门服装商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浙商开掘大红门的第一桶“金”
一提起“浙江村”,北京人几乎无人不晓。上世纪80至90年代在北京兴起的“浙江村”,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十余万以温州人为主体的外来移民,在“天子脚下”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。而关于“浙江村”的起源,不得不提到一个人,他就是北京奥森源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、赛美皮衣创始人、北京市木樨园天雅大厦、雅宝路天雅大厦、天雅古玩城的股东卢毕泽。
1983年,在内蒙古包头做服装生意的卢毕泽到北京进布料时,发现北京的生意很好做。于是就到工商部门打听,得知只要有外出务工证明就行。于是他召集先前一起经商的亲友们一同踏上了赴京的征途。
初进京城,到哪里落脚呢?他们东摸西拐地到了南面的丰台区大红门地区,租了间农民房安顿下来。当时大红门地区四周一片荒凉,到处是菜地,房子低矮破旧。卢毕泽回忆说,他那18平方米的地方既是卧室也是车间。放了三台缝纫机,一台锁边机,两张烫衣板。晚上卢毕泽就睡在窗台上,两个妹妹以烫衣板为床,走廊中间的折叠床是两个儿子的位置。“那时候真是辛苦。”卢毕泽说,“早上4点钟赶头班车,扛着大包出去卖裤子,中午找个角落休息一会儿,下午收摊后,在家接着做裤子,一直干到深夜12点以后。”
就这样,他们一家开起了一个专门生产“时髦的温州服装”小作坊。慢慢地,经过一家人的辛苦努力,他的生意已初具规模,产品供不应求,还请了几个工人帮忙加工。很快,他便成了“万元户”。这个消息一经传出,越来越多的温州老乡就都闻风而来。到1985年秋,大红门一带就聚居了5000多温州人。因此大红门地区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服装加工集散地,“浙江村”由此而形成。
1985年后,大红门周边几乎成了卢毕泽这样的浙江服装商人的天下。“浙江村”生产的服装满足了改革开放后社会对“穿”的强烈市场需求。但急剧膨胀的“浙江村”又暴露出“脏乱差”、“治安差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。所幸的是,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,中国的经济改革逐渐从农村转入城市,包括服装在内的一些基本民生领域又最早开放,一些国营的大商场也通过“出租柜台”、“请厂入店”等方式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打开了大门。卢毕泽等浙商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,快速地完成了从作坊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小企业升级的过程,为大红门服装服饰集散地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3000万元打造大红门第一支“正规军”
1992年,邓小平“南巡”,发表了重要讲话,提倡大力发展经济。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1993年的“浙江村”也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。
据了解,先前由于“浙江村”暴露出“脏乱差”、“治安差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,“浙江村”的商人曾几次被“清理”出城。然而这次政府清楚地认识到“浙江村”是没有办法清走的,与其让它乱下去,不如靠政府的力量把它规范起来,把这里发展成为正规的服装市场。
当年3月18日,京温轻工业品批发市场举行奠基仪式。根据规划,该市场建筑面积2.5万平方米,总投资3000万元,预计1994年10月投入营业。市场是由北京和温州合作建造的,所以叫京温。而京温市场是大红门地区第一家正规的大型商场。它的建成标志着大红门地区的商业环境发生了一次重大升级,原先粗放散乱的集贸市场形式逐步让位于精细规范的现代商业形态。同时,它使区域内的市场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,为之后大红门地区的区域改造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。
而几经蜕变,“浙江村”已经今非昔比。现在大红门地区一路上看到最多的就是经营各类物品的商铺,在每一座现代化的服装商贸城门前,往来人群更是熙熙攘攘。跟20年前的这里相比,现在的繁荣景象简直让人难以想象。“浙江村”现在不仅成为北京的八大商圈之一,而且成为南苑乡的重要经济支柱。“浙江村”大红门地区的年产值约占南苑乡财政收入的1/7。而且,南苑乡发展迅猛的仓储、托运、水产品和房地产市场,完全是由大红门服装市场拉动的。
年交易额占北京市同类产品的54.5%
北京大红门服装服饰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南苑乡行政区域内,以马家堡东路东侧、光彩路西侧、北京南中轴路三四环之间为中心,向周围辐射,总占地500公顷,是从东南、西南方向进入北京的必由之路。
大红门集聚区内有39家专业市场,营业面积100多万平方米,35000多家商户,服装纺织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,年交易额超过300亿元,占北京市纺织品、服装、鞋帽市场年交易额的54.5%。集聚区内集中了众多销售企业,聚集了大批以提供服装面辅料为主的服装生产、加工企业,从面料供应、成衣加工至批发零售各个环节一应俱全,形成了产、供、销相对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条。
南苑乡副乡长刘郦说:“大红门地区人气很旺,而且离市中心比较近,交通便利:距离货运站特别近,物流运输方便;南苑机场开通了40多条航线,中国的南方、北方、西部都有航线到达,可以运输货物;此外,京津塘高速公路、京开高速公路也为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。”据了解,在大红门地区共有30多家大小物流公司支持整个区域内货物运输。
来源: 中国纺织网
相关资讯
- 岁末年初,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远信工业、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!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,理性判断前行方向!-
- 筑梦甲子、继往开来,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-纺织服装周刊
-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!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
- ECO-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,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-纺织服装周刊
- 世界布商大会
-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——十大新闻事件-纺织服装周刊
- 新华社刊发:“老”纺织“新”力量
-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,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!
- 35个!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
-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
-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
资讯排行
-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漆颖斌:历久弥新,“生生”不息-纺织服装周刊
- 质领2025·先锋谈|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:解锁“12346”密码,开启发展加速度-纺织服装周刊
-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,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
- “乌蒙村秀”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
- 岁末年初,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,变化中的新生
-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“质”向“新”
- 世界布商大会
- “聚链创新·应对变局”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
- 设计师关淑敏:以花入衣,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-纺织服装周刊
-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——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
-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!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
- 远信工业、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!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,理性判断前行方向!-
-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: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-纺织服装周刊
-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|全龄共赴,致敬经典-纺织服装周刊
视觉焦点
-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——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
- “乌蒙村秀”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
- 质领2025·先锋谈|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:解锁“12346”密码,开启发展加速度-纺织服装周刊
-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!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
-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漆颖斌:历久弥新,“生生”不息-纺织服装周刊
- ECO-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,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-纺织服装周刊
- 2025潍坊(诸城)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精准采购节即将启幕
- 远信工业、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!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,理性判断前行方向!-
- 【央视快评】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会长新年谈|林云峰:解锁“新质”动力,重塑产业格局-纺织服装周刊